蜈蚣的繁殖方法與技術要求

2014-09-13

1.懷卵。雌體的隔離蜈蚣產卵、孵化要求安靜的環(huán)境,若有驚擾,常發(fā)生雌體吃掉卵粒,甚至吃掉幼體的現(xiàn)象。據(jù)觀察,在同一個飼養(yǎng)池內,雌體產卵時間很不一致,未產卵的雌體及雄體蜈蚣的活動常干擾、破壞產卵和孵化的正常進行,有的還有搶食卵粒的現(xiàn)象。因此,雌體產卵前,應分缸進行飼養(yǎng),或在大飼養(yǎng)池內用玻璃片、無底玻璃杯或罐頭盒、瓦片等進行隔離。

2.產前加強喂食。蜈蚣孵化期間不進食,不喝水,靠消耗本身的營養(yǎng)維持活動。產卵前,雌體有大量進食蓄積營養(yǎng)的習性,此時應增加喂食量,并注意調節(jié)食物品種,以促使雌體多進食,增加孵化前的營養(yǎng)。

3.孵化期間的監(jiān)護。蜈蚣抱卵育幼期間,對驚擾、震動、強光、強聲等均有一定的反應。所以飼育室一定要選擇安靜、陰暗的場所,室內最好安裝紅光燈,并用布或竹簾遮擋窗戶,以防強光照射。房內孵化缸應事先安置好,一俟產卵,輕易不要移動。試驗人員觀察應小心輕動,不要隨便移動遮護的玻片(瓦片),也不要用手電筒照射。

孵化期間不需要喂食,但因此時正值盛夏,若孵化巢內濕度過小,會影響胚胎的正常發(fā)育,所以孵化缸內應適時加水。加水時,應順著缸壁慢慢倒入,使孵化巢周圍內壁略有潮濕即可。不要將水直接灑在巢內,也不應使巢內濕度過大。

孵化結束后,幼蜈蚣雖然暫成團群集,但是亦可單獨活動和尋食;此時雌體也逐漸離開孵化巢單獨活動。因蜈蚣有爭食物和大吃小的現(xiàn)象,應及時將雌體移出或將幼體分窩飼養(yǎng)。

4.個體生長規(guī)律。蜈蚣在人工喂養(yǎng)的條件下,其體長在2年內即可達到藥用小條標準8cm,2年后即接近大條標準。因此可推斷,人工養(yǎng)殖蜈蚣,從捕捉的成體蜈蚣產卵、孵化直至提供藥用,需要2-3年時間。

與《蜈蚣的繁殖方法與技術要求》相關的文章:

熱門文章